如何挽救有价值的困境企业
高效清退“僵尸企业”
实现资源重新配置
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
绵竹市人民法院在积极探索
请关注
“德韵”司法服务系列
第四期
深化府院联动
寻求破产案件圆满结局
在绵竹新市工业园区的某磷化工企业
厂区内的硫酸生产线
和磷酸二氢钾生产线一片忙碌景象
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
很难想到这家企业在四年前
一度濒临破产
2019年,该企业资金链断裂,难以为继。由于波及的供应商和工人较多,同时考虑到该企业尚有存活的可能,且具备规模生产的环保达标装置等因素,绵竹市人民法院及时介入,先后多次与当地政府、税务、工商、金融机构等召开系列专题协商会议,就税收政策、信用修复、借款续贷或展期等问题进行研讨、协商,同时召集债权人、债务人召开会议,积极引导双方协商,最终达成以破产和解方式挽救企业的共识。
“相比破产清算而言,破产和解可以较大程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。”承办法官范丽表示,和解程序具有流程相对简单、成本较低、给予债权人、债务人较大的自治空间等优势。
最终,该案成功办结
既满足了
职工、债权人、债务人的合理诉求
又让企业得以化解危机
切实保障了债企双方的利益
破产程序是一项需多方协调、整体推进的系统性工程。近年来,在破产案件审理中,绵竹市人民法院积极同绵竹市工商联、绵竹市税务局、绵竹市医疗保障局、中国人民银行绵竹支行等多家单位,分别会签涉企业注销、税收政策、职工安置、财产处置、金融服务等方面机制文件,建立多元、高效、便民的破产机制,力求在破产审判中寻求“最优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