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传真
15年了,这笔账终于有人帮我们算明白
作者:德阳中院  发布时间:2023-04-11 11:28:42 打印 字号: | |
15年了,这笔账终于有人帮我们算明白

这个事情解决了,我们还是老伙计,还是要相互走动...

木材厂里

五位老伙计的手

在彭军法官的牵引下

再次紧握在一起

每个人的脸上

都笑出了褶子

彭法官,太感谢你了!15年了,这笔账终于有人帮我们算明白,可以睡个安稳觉咯!

是呀,我回去好安心陪我们老大爷养病,免得他净为这个事焦虑了。


而就在四个小时前

双方还剑拔弩张地对峙着

那么

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?

2008年,原告吴某与四被告合伙做木材生意,吴某在负责记账期间漏算了一笔11万余元的开支,导致五人在2009年结算时将该笔开支当做盈利进行分配,并确定在应分配的利润中按照每人出资2万元的本金重新入伙,剩余款项当作流动资金。2021年,吴某退伙后发现当年漏计的这笔开支,实际上是自己当年自掏腰包垫付的。于是吴某找到四被告要求返还,在村委会的协调下,四被告向吴某出具了欠条,载明每人向吴某退还入伙本金16000元,但四被告一直未履行支付义务,吴某遂于2023年诉至法院。

受理案件后,承办法官彭军发现原被告的年龄都偏大,其中年龄最大的周某已近80岁,为厘清案情和双方当事人想法,彭军法官在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文书时进行了走访调查。经了解,四被告均认为15年前的账一直没算清楚,当时是迫于吴某的压力才在欠条上签的字。


为将这笔糊涂账弄明白,化解五位当事人多年心结,彭军法官从双方合伙之初开始调查,组织双方一笔一笔对账,最终查明吴某漏记的开支与2009年结算时堆放的木料折价款金额一致,很大程度上存在漏记开支的情形,四被告解除了心中的疑惑,表示愿意履行欠条,而原告也再次让步,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。


找准纠纷根源,将15年前的开支一笔一笔地核对,不仅为双方当事人把账算清楚了,更化解了双方多年的心结,让彼此重新拾回当年合伙时的初心和情感。

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司法触角,处在服务群众、解决纠纷第一线,绵竹市汉旺法庭作为乡村法庭,秉承“枫桥经验”,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,妥善处理好每一起纠纷案件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积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,促进社会和谐。



 

来源:德阳中院
责任编辑:德阳中院